動態血壓全稱為無創性血壓監測(ABPM),是通過受檢查佩帶血壓記錄儀連續記錄按設計模式要求的白晝、夜間血壓,從而避免了單次測血壓之間的客觀差異和“白大衣現象”,它有助于篩選臨界及輕度高血壓,有助于評價降壓藥物的降壓效果,有助于探討靶器官損傷程度并估計預后等。屬于Ⅱ類醫療器械。
動態血壓特點
動態血壓與偶測血壓相比有如下優點:
(1)去除了偶測血壓的偶然性,避免了情緒、運動、進食、吸煙、飲酒等因素影響血壓,較為客觀真實地反映血壓情況。
(2)動態血壓可獲知更多的血壓數據,能實際反映血壓在全天內的變化規律。
(3)對早期無癥狀的輕高血壓或臨界高血壓患者,提高了檢出率并可得到及時治療。
(4)動態血壓可指導藥物治療。在許多情況下可用來測定藥物治療效果,幫助選擇藥物,調整劑量與給藥時間。
(5)判斷高血壓病人有無靶器官(易受高血壓損害的器官)損害。有心肌肥厚、眼底動態血管病變或腎功能改變的高血壓病人,其日夜之間的差值較小。
(6)預測一天內心腦血管疾病突然發作的時間。在凌晨血壓突然升高時,最易發生心腦血管疾病。
(7)動態血壓對判斷預后有重要意義。與常規血壓相比,24小時血壓高者其病死率及第一次心血管病發病率,均高于24小時血壓偏低者。
特別是50歲以下,舒張壓<16.0kPa(105mmHg ),而以往無心血管病發作者,測量動態血壓更有意義,可指導用藥,預測心血管病發作。
理想的血壓控制
理想的血壓控制應該包括整個24小時內的血壓,動態血壓進行監測,因為無“白大衣高血壓 ”和安慰劑反應,可正確地評價治療過程中休息與活動狀態下及晝夜節律以及藥物作用的持續時間,可以根據血壓高峰與低谷時間,選擇作用長短不一的降壓藥物,更有效地控制血壓,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
動態血壓測量的作用
動態血壓測量還為非藥物降壓措施的療效判斷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通過動態血壓的測量證明減輕體重確實能降低肥胖高血壓病人的血壓。
松弛療法、瑜伽功、應激控制等行為療法不能降低高血壓病人24小時動態血壓值。
總之,隨著動態血壓測量方法的應用,使人們對血壓的易變性、環境刺激對血壓的影響、在診所測得血壓值相近人群中區別高危和低危病人以及降壓治療效果的觀察方面提高了認識,為高血壓病的臨床與流行病學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徑。
但動態血壓監測技術本身還有不少局限性,仍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動態檢測,動態血壓值尚無統一標準,且檢查費價格較貴,因此若在臨床上廣泛使用這項檢查方法仍需積累更多的經驗。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