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國家開展高值醫用耗材集采的第三年,未來發展將呈現四大趨勢。
第一,研發難,但銷售不再困難。我國高端醫療器械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在高值醫用耗材集采開展前,不少企業已突破進口產品壟斷的技術壁壘獲得產品上市,但未改變醫療器械研發難、銷售難的局面。開展高值醫用耗材集采后,這一局面逐漸被改變。以樂普醫療為例,2020年底,廣東等七省(區)聯盟開展冠脈藥物球囊集采,樂普醫療的藥物球囊首年70%預采購量僅為個位數,排名倒數第一;2021年,其藥物球囊在七?。▍^)聯盟的全年使用量達到近2萬個,位居各品牌第一。各聯盟集采公告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樂普醫療的藥物球囊在全國各省份集采中均中選,平均中選價格6285元,未低于原出廠價。經歷集采后的樂普醫療已然成為該領域的佼佼者。
第二,國產替代進口速度進一步加快。截至2022年底,我國骨科耗材集采基本落地。長期以來,我國骨科耗材市場被跨國企業壟斷,其中人工關節的國產化率較低,在開展國家集采前僅有30%左右,但從集采A組中選采購額結果來看,愛康超越捷邁邦美排名第二,春立排名第四,與進口廠商一起躋身人工關節頭部企業。相較于人工關節類耗材,脊柱類耗材的市場競爭格局更為復雜,國產化率不足50%,跨國品牌種類繁多,國產品牌面臨更激烈的競爭。2022年9月27日,天津市醫藥采購中心公示了國家組織骨科脊柱類耗材集采擬中選結果,國內多家品牌產品位列需求榜首,收獲頗豐。
第三,本土醫療器械企業迎來蛻變。我國高值醫用耗材上市企業主營品種主要為心血管介入類和骨科類耗材,與我國實行國家級集采的品類相同。從二級市場的反應來看,集采給醫療器械企業乃至整個行業帶來較大影響,高值耗材類企業不再只能“談研發講故事”,取而代之的是不斷提高對自身硬實力的要求,研發能力、產品質量、成本控制將成為企業生存的關鍵。在集采的影響下,眾多上市企業摘掉了“高估值低營收”的帽子,已然成長為有產品、有市場、有營收、有前景的企業。
第四,名利雙收,未來可期。人工關節、脊柱、藥物球囊等覆蓋面廣、市場空間大的高值醫用耗材,集采降價幅度普遍較為溫和,中選價格與企業原出廠價格相差無幾。在集采的影響下,一方面,本土企業搶占跨國企業市場份額,提高了知名度和影響力;另一方面,相關產品的銷售成本直線下降,企業利潤空間提升,從而有更多精力投入產品研發,助力國產品牌順利突圍。但這只是起點,在全球范圍內,國產品牌出口空白仍待填補,面對廣闊的海外市場,誰能率先突破技術瓶頸,打開海外市場大門,值得期待。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