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醫療器械領域在半個月內誕生了兩家“國資”企業。
2月24日,國藥集團旗下中國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國藥器械)與GE醫療中國,在中國成立
首個由中方(國資)控股的醫學影像設備合資企業 。
3月14日,國藥集團旗下中國醫藥對外貿易有限公司(國藥外貿)與醫科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中國成立 首個由中方(國資)控股的放療服務合資企業 。
這兩家“國資”企業的特點包括:國資控股;依托 雙方在 生產、創新、服務、渠道等行業經驗和雄厚實力;主要針對基層醫療健康需求;讓更多百姓享受到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同時,有利于推動國際領先醫藥裝備企業與國資央企合作模式的創新。未來這一創新模式是否會成為趨勢?是否意味跨國醫療企業本土化內卷全面升級?
中國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難,國資+TOP外企,會是一場共贏嗎?
城市大醫院“人滿為患”,縣域醫療機構“門可羅雀”,最根本原因是縣域基層醫療服務能力仍然不高。
而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的關鍵是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包括設備、人才等)。
縣域基層需要高性價比、高質量醫療設備和更多醫療人才
為了讓更多藥械產品價格降下來,一系列政策紛紛落地,比如帶量采購、DRG/DIP付費模式等;截止2022年底,中國推行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已降低費用負擔超過4000億元。截止2022年,已累計開展3批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采,包括冠脈支架、人工關節、脊柱類耗材,平均降幅超80%;省際聯盟集采近70批次,橫向囊括從專業醫療耗材(如神經外科類)到消費醫療產品(如OK鏡、種植牙),縱向覆蓋低、中、高端產品(甚至國產化率低于10%的領域)。
然而,帶量采購里醫院意向量高的產品有“棄標”,而有的中標產品“醫院意向量不高”。(意向量高代表受醫院歡迎),比如
種植牙集采:鈦合金系統首年意向量士卓曼一家獨大約占45%;而報價階段士卓曼品牌棄標。
關節國采:髖關節合金-聚乙烯類,天津康爾諾報出全場最低價1788元(降幅89%);上海晟實報出1970元(降幅88%)。而這兩款產品,前者醫院意向量為45個,后者僅為2個。
并不是外資品牌不愿意降價,而是受限于創新成本、供應鏈以及全球市場定價平衡等因素,產品降價空間需要更多增量。高端醫療設備下沉與醫療人才下沉,猶如“雞生蛋蛋生雞”的關系,有一端突破或將帶來連鎖效益。
國產替代、內外資“融合”或將是新一輪內卷開始。目前國產替代是一大趨勢,但是中國企業仍在一些核心部件領域需要更多融合、突破。
據MDCLOUD統計,2022年醫用成像器械采購金額(1236.18億)占行業采購總額的65.4%(+44.3%)。涉及品牌765家,其中前十品牌占市場份額約83%,外資品牌占市場份額約63%,排名前三的品牌GE醫療、西門子醫療、飛利浦占53%。
而在醫療設備各細分領域,DR(X光)、CT、彩超等技術較成熟市場,中國品牌份額已超過50%;而在MR、DSA、放療等技術較先進領域,中國品牌份額仍然較低。
尤其是放療難,等待長,成為眾多中國腫瘤患者難題,背后是患者數量增加,中國放療裝備及人才短缺的現實。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建議(每百萬人有四臺放療設備),而目前中國市場每百萬人僅有1.5臺放療設備。
跨國醫療企業“本土化”比拼進入差異化創新產品階段,“國資”合作或開拓更多可能?當跨國醫療企業中國制造的產品達到一定規模時,下一步比拼一定在于差異化創新。
然而,從本土生產、本土研發、再到本土臨床研究,跨國醫療企業的“國產制造”到“國產智造”之路目前最大挑戰之一或許在于差異化本土創新產品。
根據Med+研究院對頭部MNC藥械企業中國業務布局調研顯示,在國產化進程上,頭部企業的生產本土化已達成100%,研發本土化達成約80%,而臨床研究本土化僅達成約 40% 。
3月16日,國資委發文,鼓勵國有企業與其他所有制企業加強各領域合作。TOP外資醫療企業與國資合作,能否解決跨國醫療企業差異化創新本土臨床研究的痛點?
本次合作的中方控股企業國藥集團,是由中國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唯一一家以生命健康為主業的中央企業,作為國家創新型企業,也是中央醫藥儲備單位,同時位列世界500強企業第80位。
國藥集團無論是醫療臨床資源方面還是大健康供應鏈布局,尤其是流通領域在中國業界處于領先地位。這樣的合作或將為GE醫療、醫科達開拓更多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4月,GE醫療與醫科達已進行戰略合作,共同為全球范圍的醫療機構提供從診斷到治療的全方位解決方案。此次合作或開創了先河,然而后續磨合、落地還需要進一步時間檢驗。在醫療影像外企“國產化”,以及國產替代背景下,企業競爭格局開啟全面內卷升級。
跨國醫療企業“本土化”十八般武藝,自建完整供應鏈、收購、共研新品、入股
從建立貿易公司,到成立中國總部,再到建廠、建研發中心......在與“國資”聯合之前,跨國醫療企業也都在“本土化”之路上展現了十八班武藝。
舉措一:在中國自建完整供應鏈
為了應對困局,“本土化”成為各大外資企業首要戰略,舉措之一就是本土化生產。只要在中國境內完成大部分生產的,無論進口品牌還是中國品牌,都定義為“國產”。
截止目前,頭部跨國藥械企業幾乎都已在中國建廠。而更進一步是建立完整供應鏈,實現從整機到核心零部件的全面本地化供應。
以GPS、醫科達、美敦力為例,GE醫療是第一個提出“全面國產化”的外資醫療企業。早在1991年,其就與國藥在北京成立了GE航衛醫療系統有限公司(由GE控股),即GE醫療北京影像設備制造基地。截止目前,GE醫療已在中國建有北京、上海、無錫、天津四大全球生產基地(五大工廠)。
其中,北京影像設備制造基地生產的醫療設備零部件國產化率達到85%,包括很多關鍵核心部件,甚至擁有行業內全球唯一一條測試隧道工藝,部分工藝被GE醫療美國工廠采納。而未來,或將實現CT球管中國本地化制造。
飛利浦2009年在蘇州建立了醫療影像基地,目前已成為其全球唯一的綜合性影像產品基地,覆蓋研發、制造、供應鏈、服務、培訓全套體系,生產包括超聲、磁共振、CT等醫療設備。
西門子醫療截止目前已在中國建立了其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涵蓋CT、磁共振、X光機、超聲、外科手術、放射、醫療電子、數字醫療、X射線管與組件等產品。并培育了超過200家本土供應商,供應鏈本土化率超80%。旗下放療品牌瓦里安的腫瘤放射治療系統Halcyon組件本土化率更是高達92%。
此次與國藥成立合資公司的放療企業醫科達,在北京建立的工廠也已成為其歐洲總部外全球唯一的放療設備生產基地。
2022年2月,全球醫療領域第一的美敦力首次將核心業務制造投向中國;宣布在上海臨港投資數億元人民幣建立產品線,加大其核心心血管器械在中國的生產制造規模。
舉措二:與中國民營企業深度合作
跨國醫療企業與中國民營企業的深度合作主要包括:收購控股、共同研發生產、投資入股等。
① 收購、控股:直接獲得本土供應鏈
2010年,捷邁收購了曾經中國第一的關節公司蒙太因; 2012年,美敦力收購了曾經中國第一的脊柱公司康輝; 2013年,史賽克收購了曾經中國第一的骨科公司創生;
通過收購,這些跨國企業獲得了中國市場,直接擁有了本土化供應鏈,還為此后的帶量采購贏得更多砝碼。
比如,在脊柱國采:美敦力+康輝中標(10+9)款;關節國采:捷邁+蒙太因中標(4+4)款;而美敦力、捷邁也成為國采中標最多的外企。
但是作為“本土化1.0模式”,這些早期的國產收購,對于跨國企業是否能帶來真正本土創新產品升級落地,仍需打個問號。
2022年12月,波士頓科學宣布收購中國心血管介入廠商先瑞達最多不超過65%(多數)股份。先瑞達的產品主要包括藥物涂層球囊(DCB)、外周球囊擴張導管(PTA)等;未來或將為波科“本土化”帶來更多優勢。
② 共同研發生產:推出性價比更高產品
醫療設備領域的合作研發生產,一般是為了推出更適合中國患者、性價比更高的產品。
2021年底,美敦力與先健科技達成進一步擴大“芯彤”國產心臟起搏器項目合作。
2022年底,史賽克與醫用光學成像廠商海泰新光共同研發生產的4K高端內窺鏡解決方案-賽鏡,是其首款在中國研發制造的“國產”創新科技。
2022年6月,愛德華生命科學與邁瑞醫療合作研發生產的第五代智能監護儀BeneVision N系列成功在華上市。
此外,或許應對集采更有優勢,以IVD為例:自2021年起,IVD集采開展的如火如荼,
2021年,安徽省啟動免疫試劑集采, 平均降幅約47%(邁瑞、博陽生物、萬孚生物等國內企業入圍,羅氏、貝克曼等跨國企業出局) ;
2022年底,江西省醫保局牽頭的23省肝功生化試劑集采, 平均降幅約68%(羅氏、貝克曼成大贏家) 。
因為跨國企業IVD系統多為封閉式(儀器需配套同品牌試劑),而兼容的試劑若檢測結果出現異常,難以判斷是試劑質量還是儀器不穩定導致,如若引發醫療事故難以咎責。因此一旦原廠試劑在集采落標,或將出現原本機器“被閑置”的尷尬局面。
在IVD領域外資和本土企業共同研發,一方面可推出性價比更高的系統,普惠的價格便于在基層縣域下沉,另一方面可讓更多國產試劑與外資品牌系統的質量標準統一。
比如, 2013年,雅培與本土企業九強生物和中生北控開展合作,共同開發生化試劑。
2021年12月,貝克曼與中國IVD企業艾瑞德、艾科達等公司推出中國本土品牌“貝華康”。
2022年2月,羅氏診斷與長春賽諾邁德合作,共同推出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制的全新RS600自動化流水線。
RS600適配羅氏診斷cobas系列分析儀,包括生化、免疫、血凝等模塊,提升檢測效率。
此外,羅氏診斷還與菲鵬、熱景、仁邁、東方基因等國產IVD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2023年3月,希森美康與澤成生物合作開發化學發光試劑,搭配希森美康的高敏免疫化學發光檢測系統相結合。
③ 投資、入股:以本土企業身份參與更多中國醫療新基建
大部分外資企業都已在中國成立了投資公司;而入股另一大優勢或是可以直接參與中國頂層建設。
在醫療器械領域飛利浦似乎擅長以投資入股拓展本土市場。
2022年2月,飛利浦宣布獨家戰略投資PET/CT領域中國公司賽諾聯合;賽諾聯合是國內少有的PET設備核心器件及整機制造廠商。
2022年5月,飛利浦成為中國醫療信息化龍頭企業創業慧康第二大股東;雙方將深度合作建設全院級智慧醫療信息化系統。
醫療信息化是中國未來醫療建設的重要頂層建設(外資企業一般很難參與),飛利浦這一舉措或是直接擁有了參與游戲的入場券。在大健康領域,中國仍然是全球增速最快的藍海市場,且有很多未滿足的需求。
2022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預計達9582億元(人民幣),近7年復合增速約17.5%,遠高于全球平均增速;
新基建、國家醫學中心、“中央一號文件”、貼息等推進中高端醫療資源下沉。
2023年Q1廣闊市場下,跨國醫療企業各種新一輪本土化內卷已開啟。未來,哪種模式將會成功,需要市場和時間檢驗! 但是無論模式如何,對于基層醫療資源下沉,對于中國患者可及性都是一種受益,讓我們且行且珍惜。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