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福建省出臺醫保繞過醫院結算集采貨款政策后,廣東廣州推出醫院欠款排行榜政策,以解決醫療機構拖欠企業賬款問題。《關于廣州市醫療機構新增超期未結算排行榜功能的通知》顯示,廣州地市醫院欠款情況排行榜將統計出累積欠款金額和欠款比例前3名,榜單每月1號自動更新。
醫療機構拖欠藥企貨款問題曾被視為“老大難”問題。一位不愿具名的藥企負責人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醫療機構有時候拖欠企業藥款6個月到1年,導致很多小企業出現資金周轉困難。”
為什么醫療機構欠款?
醫療機構拖欠企業賬款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類是基建、購買醫療設備形成的欠款;一類是購買藥品、耗材、器械形成的欠款。
“醫院藥商回款速度慢、周期長主要有多個因素。”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姚宇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藥品銷售的周期與單次配送量之間的關系不夠匹配,藥品在配送時,為了保證每次的配送效率,常常設定必要的起送量,而這些數量的藥品要全部銷售出去需要一定時間,不同醫院又有不同的銷售速度,而藥企常常等不起這樣的時間,于是就產生了壓貨回款慢的現象。
此外,不少公立醫院存在經營問題。《2020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分析情況的通報》顯示,2020年,753家三級公立醫院醫療盈余為負,占比達43.5%,較2019年增加25.89個百分點。
姚宇介紹,大部分藥品是先配送給醫院使用,醫院在獲得藥品銷售收入時,很可能把這些現金收入用于更加著急需要資金的優先事項,而拖延給藥企的藥品貨款。此外,一些醫院有意無意地占用藥品銷售收入獲得的資金,放在銀行賬戶上獲取利息收入。
多地出臺新規解決醫院“三角債”
《2021中國衛生統計年鑒》顯示,2020年,我國政府辦公立醫院共負債17.64千億元左右。
“藥企不能及時獲得回款,就需要借款來維持正常的生產活動,比如購置原材料、支付工資等,但是借貸資金是需要成本的,這些都需要藥企來承擔。”姚宇表示,這一由來已久的問題國家醫保局已多次明確解決。
2022年2月,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醫保局副局長陳金甫表示,耗材領域貨款積壓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必須要確保回款。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中心表示,2023年的工作要點之一就是支持各地提供在線貨款結算服務。
武漢大學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毛宗福介紹,“醫保管理方對結算藥款如此重視,在于這是集采制度設計的重要一環,目的是調動企業參加集采的積極性。”
國家醫保局曾在給全國人大代表的公開答復中提到,為促進醫療機構及時結算醫藥貨款,進一步發揮醫保基金杠桿作用,部分省份積極探索醫保基金與企業直接結算,取得積極成效。
除了建設在線結算全國統一平臺,福建、湖北、山東等多省醫保局出臺相關政策,對于集采藥品與耗材,醫保部門將繞過醫院直接結算企業貨款。據山東省2022年6月披露的數據,全面實現了對集采藥品的直接結算;德州等8市的221家醫療機構,實現了貨款結算周期由原來的平均8~12個月縮減至平均30天。
姚宇表示,以前藥企有求于醫院,出現這些現象常常“能忍則忍”,現在因為實行集采,藥企為了盡量壓低價格以獲得中標機會,對企業經營的全成本進行嚴格控制,醫院仍回款速度慢周期長,企業無法忍受。廣州出臺醫院欠債排行榜后,一方面,企業看到排名靠前的醫院,減少與之合作;另一方面,也是提醒醫院盡早結算欠款。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