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黑龍江省委辦公廳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印發《黑龍江省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地)委和人民政府(行署),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單位:
《黑龍江省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實施方案》已經省委、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中共黑龍江省委辦公廳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3年6月2日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的通知》精神,推動全省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目標要求
到2025年,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重大疾病防控、救治和應急處置能力明顯增強,中西醫發展更加協調,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務進一步優化,有序就醫和診療體系建設取得積極成效,醫療衛生資源配置更加均衡,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更加均等,基本醫療服務更加均質。到2035年,形成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相適應,體系完整、分工明確、功能互補、連續協同、運行高效、富有韌性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確保群眾既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又能看病更方便、看病更舒心,醫療衛生服務公平性、可及性和優質服務供給能力明顯增強,城鄉居民健康水平顯著提升。
二、主要任務
(一)以公平可及為目標,優化資源配置,推進能力現代化
1.提升衛生健康人才能力。落實執業醫師服務基層制度,鼓勵醫師到基層、邊遠地區、醫療資源稀缺地區和其他有需求的醫療機構多點執業。激勵鄉村醫生參加學歷教育、考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實施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培養和鄉鎮衛生院大學生動態補充,加強公共衛生、全科、兒科、重癥醫學、呼吸、精神科、傳染病、老年醫學等領域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培養培訓。以新醫科建設為抓手,推進醫學教育創新發展,支持哈爾濱醫科大學國家級公共衛生學院建設,培養公共衛生與臨床醫學復合型人才。實施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全科醫生轉崗培訓,擴大全科醫生隊伍。加強醫教協同,落實畢業后教育和繼續教育。完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落實“兩個同等對待”政策。加大高層次人才培養力度,實施龍江名醫工程、學科帶頭人培養計劃,選拔推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實施中醫藥特色人才培養工程,開展各層次師承教育。
2.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健全公共衛生體系,加強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和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公共衛生科室標準化建設。統籌推進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一、二期工程建設,爭取國家區域公共衛生中心項目,每個市(地)至少有1個生物安全二級水平實驗室。依托綜合能力強的市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布局省域公共衛生中心,縣級及以上行政區劃內原則上均設置1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落實各類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人員配備標準,到2025年,每千人口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人員數達到0.85人。健全監測預警體系,提高重大疫情早發現能力。完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分級分類組建公共衛生應急隊伍。加強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和應急能力建設,建立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機制。建立中醫藥參與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協調機制和重大傳染病防治中西醫協同機制。健全公共衛生醫師制度,探索賦予公共衛生醫師處方權。
3.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在每個鄉鎮設置1個政府舉辦的鄉鎮衛生院,在每個街道辦事處管轄范圍或按3萬—10萬居民人口規劃設置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支持建設一批中心鄉鎮衛生院,全面推進社區醫院建設,健全臨床科室設置和設備配備,增強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二級及以下常規手術等醫療服務能力,提高常見病多發病診治、公共衛生、中醫藥服務和傳染病防控等能力,加強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開展居民心理健康指導。依托村黨群服務中心建好用好村衛生室,增強衛生健康服務功能。鼓勵服務半徑小、交通便利地區相鄰行政村合建衛生室。對于臨近鄉鎮衛生院、人口較少等不適宜單獨設置衛生室的行政村,通過鄉鎮衛生院定期巡診、派駐、發展移動智慧醫療以及鄰(聯)村延伸服務等方式,保障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供給。通過“縣管鄉用”“鄉聘村用”等方式推進鄉村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管理,有條件的地方逐步將符合條件的公辦村衛生室轉為鄉鎮衛生院延伸舉辦的村級醫療服務點。
4.提升縣級醫院臨床專科能力。每個縣(市)分別設置1個縣辦綜合醫院、中醫類醫院和標準化的婦幼保健機構,至少有1個縣級醫院達到二級甲等水平。擇優推動“千縣工程”項目機構向三級醫院綜合服務能力水平發展,到2025年,人口規模30萬以上的縣(市),力爭有1家公立醫院達到三級醫院硬件設備和服務能力,縣級婦幼保健機構普遍達到二級婦幼保健院標準。突出縣級醫院縣域龍頭作用,強化縣級醫院公共衛生服務職能,統籌發展急診科、婦產科、兒科、重癥醫學科、中醫科、精神科、老年醫學科、康復醫學科、感染性疾病科等學科,提升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診療能力,鼓勵依托現有資源建立相關專科專病中心。通過跟班學習、授課培訓、遠程會診、名醫定期出診等方式加強三級公立醫院對口支援縣級醫院建設。
5.提升疑難重癥診療救治能力。著力建高地、補短板,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布局,依托高水平醫院爭創國家醫學中心,全力推進呼吸、兒科、中醫(腫瘤)3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和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4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提高醫療服務和重大傳染病救治能力,帶動我省整體醫療服務水平提升。支持高水平醫院建設疑難復雜專病及罕見病臨床診療中心、人才培養基地和醫學科技創新與轉化平臺。支持公立醫院以特色專科為紐帶組建專科聯盟,鼓勵城市三級醫院通過互聯網醫院與偏遠地區醫療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與專科醫生的數據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鼓勵各地在重大健康問題、重點臨床學科、緊缺專業、健康產業發展等領域支持建設優秀創新團隊。以滿足重大疾病臨床需求為導向加強臨床專科建設,到2025年,建設國家臨床重點專科25個,同時建設一批省級臨床重點專科。
6.提升康復和護理等接續性服務供給能力。通過支持醫療資源豐富的地區將部分公立醫療機構轉型為護理院和康復醫院、支持社會力量舉辦等方式,增加康復、護理等專科醫療機構數量,健全完善不同醫療機構之間定位明確、分工協作的接續性服務體系,擴大康復醫療、老年護理、殘疾人護理、母嬰護理、社區護理、安寧療護及營養支持等服務供給。規范社會辦醫,推動社會辦醫療機構向高水平、多元化、集團化方向發展。
(二)以系統連續為導向,強化分工合作,推進體系整合化
7.構建城市醫療聯合體,推進網格化布局服務。依據常住人口數,每100萬—200萬人口設置1—2家政府舉辦的三級綜合性醫院,每個市(地)至少有1家醫院達到三甲醫院水平。按照網格化布局,由綜合實力強的市級醫院牽頭,聯合區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護理院、專業康復機構、安寧療護機構等組成城市醫療聯合體。市級醫院以學科建設、人才培養、醫學研究、管理創新等為紐帶,加強與區級醫院的分工協作,探索區級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一體化管理等多種形式,形成以市帶區、區社一體、多元化的發展模式。推進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并逐步擴大試點范圍。社會辦醫療機構可牽頭組建或參加醫療聯合體。建立統一協調的醫療聯合體管理體制,科學制定舉辦、運營、監管等各方權責清單。
8.發展縣域醫共體,實行縣鄉一體化管理。每個縣(市)由縣級醫院牽頭,聯合若干個縣級醫療衛生機構及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建1—3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實行縣鄉一體化管理,逐步實現行政管理、人事管理、財務管理、業務管理、后勤服務、用藥目錄、信息系統等統一運作,并與鄉村一體化管理相銜接,提高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整體水平。完善以醫共體為單位的績效考核,從就醫和診療秩序、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醫療衛生資源利用、醫保基金使用效能等方面考核醫共體整體績效,強化考核結果運用。
9.健全家庭醫生制度,發揮“健康守門”作用。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專科醫生為基層簽約團隊提供支持,全科醫生全部納入本院所在醫聯體、醫共體對應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簽約、診療等服務,建立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主要平臺、全科醫生為主體、全科專科有效聯動、醫防有機融合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提供綜合連續的公共衛生、基本醫療和健康管理服務。完善并落實由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醫保基金和居民共同負擔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籌資政策,探索將簽約居民的醫保門診統籌基金按人頭支付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或家庭醫生團隊。健全簽約服務收付費機制。落實簽約居民在就醫、轉診、用藥、醫保等方面的差異化政策,逐步形成家庭醫生首診、轉診和下轉接診的服務模式。
10.加強全程健康管理,促進防治結合、醫防協同。全面推進醫療機構和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的協作協同,建立人才流動、交叉培訓、服務融合、信息共享等機制。制定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責任清單,落實各類醫療機構公共衛生人員崗位職責和配備要求,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獨立設置公共衛生科,其中三級醫院配備專職人員不少于3人,二級醫院配備專職人員不少于2人。將公共衛生科建設作為公立醫療機構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并納入醫院等級評審指標體系。探索疾病預防控制專業人員參與醫療聯合體工作,建立社區疾病預防控制片區責任制,完善網格化的基層疾病預防控制網絡。以重點人群和重點疾病管理為主要內容,優化公共衛生服務,對孕產婦、嬰幼兒、學生、職業人群和老年人等開展針對性的健康促進和預防保健服務。
11.深化老年健康服務,推進醫養結合深度協作。結合各地實際,通過轉型、改擴建等多種形式建設老年醫院,爭取每個市(地)有1家二級(或三級)老年醫院,到2025年,二級及以上公立綜合性醫院設置老年醫學科的比例達到60%以上,二級及以上中醫類醫院設置康復醫學科的比例達到80%以上。完善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業務協作機制,開通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的預約就診、急診急救綠色通道,提升養老機構舉辦的醫療機構開展醫療服務和藥事管理能力,協同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康復和護理服務。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支持老年人醫療照護、家庭病床、居家護理等服務。
12.發揮中醫藥重要作用,堅持傳承創新發展。加強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療和康復、傳染病防治和衛生應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爭創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推進4家中醫特色重點醫院建設。建立中醫傳染病臨床救治和科研體系,依托黑龍江省中醫醫院建設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打造中醫藥疫病防治和緊急醫學救援隊伍。完善中西醫會診制度,將中醫納入多學科會診體系,深入開展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床協作,加強中西醫結合“旗艦科室”建設。實施中醫藥康復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支持有條件的中醫醫院牽頭組建醫療聯合體。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建設,實現全省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設置全覆蓋。堅持古為今用、守正創新,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三)以提高服務質量為根本,改善服務體驗,推進服務優質化
13.提高服務質量的安全性。完善醫療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和規范,嚴格落實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嚴格執行公立醫院等級評審標準,健全完善省、市、縣三級醫療質量控制組織。完善醫療服務行為規范,提升醫療服務標準化、規范化水平。醫療機構建立健全全員參與、覆蓋臨床服務全過程的質量管理與控制工作制度,全面實施臨床路徑管理。完善以結果為導向的服務質量數據系統評估、反饋和激勵機制。探索建立醫療服務點評制度。健全省、市、縣三級短缺藥品監測處置體系,強化短缺藥品會商聯動機制,提高藥品供應保障能力。進一步優化藥學服務模式,提升藥學服務水平。
14.提高醫療衛生技術的創新性。加強臨床醫學、公共衛生和醫藥器械研發體系與能力建設,發展組學技術、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生物治療、精準醫學等醫學前沿技術。加快衛生健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突出醫療衛生機構創新資源聚集平臺作用,推薦高水平醫療機構申建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加強主要疾病領域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圍繞智能診療、新發突發傳染病、慢性病等領域發展需求,加強“產學研醫”協同創新攻關,鼓勵創新藥研發,推動醫療器械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著力突破手術機器人、智能穿戴設備、體外診斷試劑等核心技術,推動實現我省高端醫療器械生產零的突破。
15.提高診療服務的連續性。完善分級診療技術標準和工作機制,明確不同級別和類別醫療機構職責,建立分工協作機制。完善雙向轉診制度,健全轉診標準和流程,重點暢通患者下轉通道。針對腫瘤、多系統多器官疾病、疑難復雜疾病等,推動多學科聯合診療制度化,建立多學科病例討論和聯合查房制度。建立健全急危重癥快速救治機制,推動二級及以上醫院建立胸痛、卒中、危重孕產婦、危重新生兒和兒童、創傷等重大急性病救治中心,提供救治綠色通道和一體化服務。推動院前醫療急救機構與院內急診有效銜接,實現患者信息院前院內共享。探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上級醫療機構設立慢性病聯合門診,開展常見慢性病治療、預防和康復。
16.提高就醫過程的便捷性。積極運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持續優化服務流程。建設智慧醫院,進一步推行分時段預約診療和檢查檢驗集中預約服務。整合打通相關線上服務終端,推廣診間結算、移動支付、線上查詢、藥物配送等服務。以居民電子健康卡為唯一身份標識,通過互聯網開展醫療衛生健康服務,完善居民電子健康檔案授權調閱和開放服務渠道及交互方式。大力發展建設互聯網醫院,推動全省三級公立醫院全部建成互聯網醫院并提供線上診療服務。逐步拓展日間醫療服務,擴大遠程醫療覆蓋范圍。推進省級婦幼管理系統建設,并與出生醫學證明系統進行對接,加快推進“出生一件事”。推進省免疫規劃管理系統與省疫苗預約接種系統業務協同建設,大力推動免疫規劃等公共衛生服務便捷化。優化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
17.提高診療體驗的舒適性。改善就診環境,優化設施布局,強化醫務人員服務意識,加強醫患溝通,促進人文關懷,保護患者隱私。強化基礎護理,實施“以患者為中心”的責任制整體護理,進一步推廣“互聯網+護理”服務,持續加強臨床心理、麻醉鎮痛、用藥指導、營養指導等服務。健全醫務社工和志愿者服務制度。加快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建設,從文化、管理、服務、環境等方面推進醫療機構全面落實老年人醫療服務優待政策,到2025年,85%以上的綜合性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成為老年友善醫療機構。支持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失能和半失能人員、重度殘疾人等提供上門服務。加強平安醫院建設,充分發揮人民調解主渠道作用,健全化解醫療糾紛的長效機制,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四)以績效考核為抓手,加強科學管理,推進管理精細化
18.加強各級各類醫院管理。堅持和加強黨對醫院工作的全面領導,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全面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推動落實公立醫院議事決策制度,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健全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實行全面預算績效管理,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全面開展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建設我省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平臺,強化績效考核數據分析應用。對績效考核指標實行動態調整,增加分級診療相關指標的權重。充分發揮績效考核的“指揮棒”作用,各類三級公立醫院要對照考核指標找差距、強弱項,在本類別領域不斷晉位升檔;開展二級及以下公立醫療機構績效考核,堅持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推動高質量發展;指導社會辦醫療機構優化設計績效考核指標,更加注重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按照權責一致原則,進一步理順高等學校附屬醫院管理體制機制。
19.加強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管理。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改革,優化完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職能設置,規范面向社會提供的公共衛生技術服務。選優配強領導班子,合理設置管理、專業技術和工勤技能三類崗位之間的結構比例。推動落實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傾斜政策,拓寬專業技術人員職業發展空間。嚴格執行技術規范,強化質量控制、風險防范和績效考核。健全完善婦幼保健機構績效考核體系,促進服務能力水平整體提升。
20.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健全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標準,因地制宜合理配置醫療衛生資源,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單體規模和服務輻射能力,進一步健全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置、人員、業務、藥械、財務和績效考核等方面的制度規范。建立健全符合基層功能定位和服務特點的評價評審體系。加強基層醫療質量管理,將其納入省級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強化績效考核,將服務質量數量、運行效率、患者滿意度等作為主要考核內容,強化考核結果共享和運用。
(五)以系統集成聯動為實現路徑,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推進治理科學化
21.完善政府投入機制。建立穩定的公共衛生事業投入機制,落實政府對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的投入保障責任,落實醫療機構承擔公共衛生服務任務的經費保障政策。強化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在醫療衛生資源配置方面的規范作用。按規定落實政府對符合區域衛生規劃的公立醫院投入政策,加大對中醫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投入傾斜力度。建立持續穩定的中醫藥發展多元投入機制。
22.健全服務購買機制。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建立分類管理、醫院參與、科學確定、動態調整的醫療服務價格機制。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上門提供醫療服務等收費政策。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健全符合中醫藥特點的醫保支付方式,探索實施中醫優勢病種按病種分值付費。探索對緊密型醫療聯合體實行總額付費,加強監督考核,實行結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擔。逐步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的服務在醫療服務總量和醫保基金支付中的占比。推進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完善管理運行機制。積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鼓勵商業保險機構提供豐富多樣的健康保險產品,進一步滿足群眾保險需求。
23.完善人事使用管理制度。推動醫療聯合體內公立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統一招聘和管理。改革公立醫院崗位管理制度,優化基層醫務人員招聘標準和程序,落實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開招聘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傾斜政策。落實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要求,把醫德醫風放在人才評價首位,突出品德能力業績導向,破除“四唯”傾向,科學客觀公正評價衛生專業技術人員。
24.深化薪酬制度改革。落實“兩個允許”要求,不斷完善符合我省醫療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合理核定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績效工資總量,保障公共衛生醫師待遇。醫療機構要完善內部分配辦法,使公共衛生科室人員收入不低于所在醫療機構人員平均工資水平。落實國家相應津貼補貼制度。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績效工資制度,落實高層次人才工資分配激勵政策。落實鄉村醫生待遇,支持和引導符合條件的鄉村醫生按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等,做好鄉村醫生社會保障工作。
25.發揮信息技術支撐作用。做強做優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推動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醫療衛生領域發展。加快工業互聯網二級標識解析應用,拓展數字技術在醫療衛生領域應用場景。持續推進區域全民健康信息互聯互通并與省政務服務平臺對接,通過省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開展數據共享服務。推進省級傳染病監測預警及應急指揮信息平臺建設,實現監測數據互聯。推進醫療聯合體內信息系統統一運營和互聯互通,加強數字化管理。加快健康醫療數據安全體系建設,強化數據安全監測和預警。建設黑龍江省衛生健康行業信息安全監管平臺,提高醫療衛生機構數據安全防護能力。
26.加強綜合監管。健全多元化綜合監管體系,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重點加強服務要素準入、質量和安全、公共衛生、機構運行、從業人員、服務行為、醫療費用、行業秩序和健康產業監管。推進“雙隨機、一公開”跨部門聯合抽查,強化醫療衛生重點問題監督執法。建立健全醫療衛生行業行風建設工作體系,開展廉潔從業專項行動,加大監督檢查、執紀執法力度,持續規范診療行為,加強合理用藥,防范過度檢查,堅決糾治醫療衛生領域突出問題,維護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公益性。組織開展民營醫院專項巡查,依法規范社會辦醫療機構執業行為。加強法治建設,推進相關領域法規規章制定和修訂工作。健全依法聯合懲戒體系,強化責任追究和聯動問責。
三、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強化各級黨委對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改革發展的領導責任,將其列入政府工作目標和考核目標,以市(地)為單位、以整體績效為重點,開展實施進度與效果評價。運用“四個體系”閉環工作落實機制,進一步壓實領導責任、強化工作推進、嚴格督導檢查、精準考核評價,全面承接落實好各項任務。
(二)支持試點探索。遴選確定建設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省級試點地區,發揮引領示范作用。鼓勵各地發揚首創精神,因地制宜大膽探索,針對難點痛點堵點和新情況新問題加強體制機制創新。
(三)加強宣傳引導。積極宣傳工作進展和成效,做好政策解讀和相關培訓,及時總結推廣推進落實中形成的好做法和可復制推廣的成功經驗。加大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力度,主動回應社會關切,為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改革發展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