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醫保局發布《關于公示19種集中帶量采購醫用耗材擬中選結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備受關注的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氣接觸鏡(俗稱“OK鏡”)中選價格出爐,最低價為1760元/片。
圖片來源:河北省醫療保障局官網
一石激起千層浪。
一方面與目前市面上的動輒上萬元一副的價格相比,本次OK鏡集采“1760元/片”的價格幾乎腰斬;另一方面仍有人提出質疑:“OK鏡真的降價了嗎?”
歐普康視表示,本次河北集采,明確要求將“產品”和“服務”收費分開,企業只報產品“供貨”價格。
即使鏡片降了,但配制OK鏡還需支付包括“配鏡檢查”和“日常護理”等在內的服務費,這些費用并未下降。按照國家要求的角膜塑形鏡整個配鏡前、中、后必須做的檢查項目和安徽省二級醫院的收費標準,光是檢查費就約3000元,每年的護理費用也高達數千元。
可見,對于配鏡患者而言,此次集采并未同其他耗材一樣大量減少最終花費。
高值醫用耗材降價勢不可擋?
近年來,醫用耗材集采逐漸聚焦國產率低、與民生相關度更高的高值耗材。
2020年10月16日,國家醫保局發布《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中帶量采購文件(GH-HD2020-1)》,高值醫用耗材正式向國采邁出了第一步。之后,人工關節也被納入國采。今年1月11日,由國家醫保局指導、四川省醫保局牽頭開展的口腔種植體系統省際聯盟集采在成都開標,中標產品平均降價55%…
在醫用耗材中,“金眼銀牙”是最暴利的兩類耗材,除了耗材本身利潤高,相關的服務毛利也非常可觀。在種植牙集采前,國家醫保局價采司向各省份印發了《口腔種植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對種植體的各項收費作出規范,這也為口腔耗材實現真正的降價打下了基礎。
類推至OK鏡,能否建立與種植牙服務收費相似的標準,從而實現真正的降價?
藥智醫械數據采訪了藥智網聯合創始人、副總裁李天泉高級工程師,李總說道:“許多耗材和醫療器械是與服務捆綁的,當原本服務的收費較低時,利潤主要來源于產品本身。因此,當產品降價后,服務質量很有可能無法得到保障,或是患者被收取更多的服務費。總的來說,高值醫用耗材降價是大趨勢,但需精細化管理,而非一刀切,否則會產生一系列問題,例如患者、廠家不買賬。”
OK鏡可以參考種植牙建立收費標準,但需要考慮到產品的差異性等問題,“一刀切”不可取。
雖然目前OK鏡的價格還未被“打下來”,但與其同屬眼科高值耗材的人工晶體即將撕開眼科高值耗材國采的口子。
5月,國家醫保局在“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中表示,今年將開展第四批高值醫用耗材的集采,主要是針對眼科的人工晶體和骨科的運動醫學類耗材。事實上,在此之前,人工晶體已開展多輪聯盟集采,部分地區的價格降幅最高超過84%。
多數國產高值醫用耗材需跨過進口產品這座大山。據藥智醫械數據——中國上市醫療器械顯示,國家局批準上市的OK鏡中,大部分為進口產品或海外企業在中子公司注冊的產品,國產率較低,進口依賴性強。在集采之前,人工晶體也曾面臨“如何賣出去”這個國產產品最頭疼的問題。
圖片來源:藥智醫械數據——中國上市醫療器械
集采大幅降價后,銷路問題一定程度上被解決。
然而,另一個問題隨之而來。企業開發新產品需打破技術壁壘,在成功進入生產后又需面對產能問題…
集采后利潤空間被壓縮,是否會打擊企業的創新積極性?
對此,李天泉說道:“集采對企業創新的影響體現在兩方面。
一方面,集采可以鼓勵創新。在集采之前,由于產品本身利潤高,企業反而沒有過多的創新動力;集采降價后,競爭變得激烈,企業自然會積極創新,推出更好的產品。
另一方面,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微創新。與藥品不同的是,醫療器械或耗材,僅更換材料、或是更新一個小部件都可以歸為創新。但是在集采的情況下,這種微創新的積極性會受到影響。集采需要針對這些微創新區別對待,鼓勵更有意義的創新。”
小結
隨著我國對醫療器械行業發展重視程度的提高,本土械企已邁向了創新新時代。受集采影響,國產高值醫用耗材逐漸占據一定的市場地位,國產滲透率不斷上升。
對于OK鏡集采,以及引發的各類熱議,你怎么看?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