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手術機器人公司瑞龍諾賦(Ronovo Surgical)已完成近2億人民幣的Pre-B+輪融資,由紐爾利資本領投,翼樸資本跟投,公司所有老股東禮來亞洲基金、維梧資本、經緯創投、GGV紀源資本、LRI江遠投資共同參與了本輪融資。
據悉,融資所得將用于公司產品注冊臨床和研發,加速模塊化手術機器人落地及品牌推廣。
# 國內首款分體式模塊化手術機器人 瑞龍諾賦是中國腔鏡手術機器人領域的創新先驅,致力為中國外科醫生設計、開發匹配中國實際臨床需求的創新型手術機器人。 公司聚集了一支在手術機器人設計、研發、制造和商業化方面經驗豐富的團隊,核心團隊曾任職直覺外科、Auris Health、庫卡、美敦力、施樂輝、諾爾康等全球知名醫療器械和機器人企業。 據了解,公司最核心的差異化在于:開發模塊化、靈巧型腔鏡手術機器人,可以更好地適配不同醫院不同科室的需求,還能進一步提高手術流程標準化、縮短培訓期,也符合中國醫療體系基礎和目前的支付能力。 海山一?腹腔鏡手術機器人 瑞龍諾賦于2021年開始研發的海山一?,是國內首個模塊化手術機器人,而且海山一?已經在2023年通過型檢/GLP動物試驗。目前,這款產品正在加速推向醫院和市場。 瑞龍諾賦首創的海山一?腹腔鏡機器人平臺,針對中國腹腔鏡醫生的手術場景開發,采用模塊化設計,單手術臂床旁臺車分布手術床旁,臺車占地面積更小,空間使用更高效,為術者和助手提供更靈活充足的空間。 此外,海山一?還具有多種優勢。它具有高兼容性,既可以配套使用瑞龍諾賦首創的一次性腕轉器械,還可兼容目前腹腔鏡手術的主流器械。 影像方面,海山一?既可以兼容院內3D視覺系統,也支持瑞龍諾賦自主研發的ICG熒光成像系統,為醫生提供醫學判斷提供有力保障。 機械臂方面,瑞龍諾賦也優化了結構設計,在減少機體尺寸的同時,確保器械運動穩定。這一創新,使機械臂在支持多象限手術的基礎上,縮小了手臂空間,并大幅減少了現有手術機器人在多象限手術中容易出現的機械臂碰撞的弊端。 瑞龍諾賦聯合創始人毛穎博士表示:“新的一輪融資將加速海山一?機器人的臨床應用和多專科布局,成為醫生和患者的首選。” # 千億級手術機器人市場,國產進程加快 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科技的快速滲透,醫療健康正在與機器人全面融合,引領外科技術大變革,手術機器人行業迎來快速發展。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統計,2020年全球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約為83億美元,其中腔鏡機器人市場規模52.5億美元,占比63%,骨科機器人市場規模僅次于腔鏡機器人,約為13.9億美元,占17%。 長期以來,全球手術機器人海外市場被直覺外科、史賽克、美敦力等行業龍頭占據著。 直覺外科:其中占最大份額的是直覺外科,該公司現在約占全球使用的機器人手術系統的80%。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 直覺外科2023年第二季度的收入為17.6億美元,比2022年第二季度的15.52億美元增長了15%。第二季度收入的上升是由達芬奇程序量的增長和系統安裝基礎的增加推動的,目前,達芬奇外科系統安裝基數增加到8042個系統。同期相比,全球達芬奇程序增長了約22%。 Asensus Surgical:在美國市場,除了直覺外科外,還有一家被譽為“達芬奇殺手”的企業,叫做Asensus Surgical。這是一家專門研發手術機器人的公司。 在2023年第二季度,報告收入110萬美元。與2022年同期相比,使用Senhance?手術系統完成的外科手術總數增加了27%。 史賽克:旗下最著名的產品Mako機器人手術系統,利用前沿的3D成像技術和人工智能算法,提供骨科手術的全面輔助。目前史賽克機器人手術系統已經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得到廣泛應用,受到了醫生和患者的高度認可。 今年史賽克第二季度凈銷售額為50億美元,本季度增長11.2%;醫療外科和神經技術的凈銷售額為29億美元,本季度增長12.2%;骨科和脊柱的凈銷售額為21億美元,本季度增長9.9%。 # 放眼國內市場,2020年全國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約為4.25億美元,其中腔鏡機器人占75%。可以發現,國內手術機器人市場存在極大的發展空間。 近幾年來,伴隨著國內政策的利好以及市場的旺盛需求,國產手術機器人企業頻頻入局,并有了一定的市場競爭力。 天智航:是是國內第一家、全球第五家獲得醫療機器人注冊許可證的企業。2020年7月7日,公司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成為我國首家上市的醫療機器人企業。 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 其核心產品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用于輔助醫生精確定位植入物或手術器械,可廣泛應用于脊柱和創傷骨科手術,其臨床精度可達1mm以內,可顯著減少術中輻射并提高手術效率,使復雜手術簡單化、常規手術標準化、開放手術微創化、醫療資源均等化。 據天智航2023半年報顯示,天智航實現營業收入8,191.62萬元,同比增長34.41%。僅在2023年上半年,天智航骨科手術機器人開展的手術數量就超過1萬例,較上年同期實現增長超過70%。 微創機器人:是一家業務覆蓋腔鏡、骨科、泛血管、經自然腔道和經皮穿刺五大「黃金賽道」的手術機器人公司。其2023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760.3萬元,同比增加44.42%。 微創圖邁?腔鏡機器人 圖邁?腔鏡機器人由微創?機器人集團歷時八年打造研發,于2022年1月獲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是第一款由中國企業研發并獲準上市的四臂腔鏡手術機器人。 該系統由醫生控制臺、患者手術平臺和圖像平臺組成,采用主從式遙操作技術,實現醫生可遠離手術臺并坐姿操作的手術方式,減輕醫生負擔。還具有三維立體真實術野、腕式手術器械高度靈活等臨床優勢,在臨床試驗中充分展現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是第二個、國產首個全面覆蓋胸腔、腹腔、盆腔領域臨床應用重要復雜術式的腔鏡手術機器人。 除此之外,國內腹腔鏡手術也不斷有新企業加入,目前產品已獲批企業包括威高、精鋒醫療、思哲睿、術銳,其中術銳獲批產品為國內唯一獲批的單孔手術機器人。 截至8月30日,據高工機器人不完全統計,有19家手術機器人宣布獲得新一輪融資,包括康諾思騰、華匠醫學機器人、羅伯醫療、愛博醫療等。從今年的融資輪次看,大多集中于早期階段。 無疑,腹腔鏡手術機器人市場和骨科手術機器人市場將成為最主要的覆蓋領域,但是也將是競爭最激烈的市場。目前手術機器人國產替代進口已經成為了一種不可忽視的趨勢。 # 政策加持 國產手術機器人品牌的機遇與挑戰 在國家政策一路綠燈的大背景下,國產手術機器人產業迎來重大機遇。2023年1月,工信部等十七部門聯合發布了《“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在醫療健康領域提出,“鼓勵有條件有需求的醫院使用機器人實施精準微創手術,建設機器人應用標準化手術室,研究手術機器人臨床應用標準規范。” 由此可見,手術機器人相關行業政策趨于寬松化,十四五期間手術機器人配置數量有望進一步放開。此外,隨著達芬奇機器人逐漸到期,機器人賽道入場者將擁有更多的發展機遇。 目前,上海、北京、湖南、廣東、江西等省市已陸續將手術機器人及相關耗材等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手術機器人臨床滲透率也將進一步提升。國產手術機器人有望以價格低、技術高等特點逐步替代進口產品。 我國手術機器人只有真正做到醫工融合、新技術賦能、診療一體化,才能實現國產機器人在手術室里真正的推廣應用。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