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科室薪酬最高?盤點各科室收入情況!
據《2022年中國醫院人力資源現狀調研報告》數據顯示,醫生臨床平均收入為9.4萬元,其中70%的醫生表示稅前收入在10萬以下,僅有14%的科室主任/副主任年收入超過20萬元。
其中,醫生的收入水平也與學歷的高度相關:博士學歷醫生稅前臨床收入集中在20萬以下,收入30萬以上的占比達15%,而專科和本科學歷的醫生收入多集中在10萬元以下。
某醫療機構也曾發布過一份《2021年度中國醫院薪酬調研報告》,針對包括京滬多所一流醫院在內的全國190家醫院,每家醫院收集19個熱門科室、4個職稱級別(正高、副高、中級和初級)的薪酬信息(固定工資、績效工資、社保與住房公積金以及其他福利),篩選出11488條薪酬數據,對目前中國醫務人員的薪酬狀況進行了呈現。
這些數據大體呈現出了目前中國醫務人員薪酬的真實情況。(以下數據僅供參考)
腫瘤科、內科等薪酬較高,兒科等科室較低
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醫院員工薪酬平均約19.7萬元。
其平均收入最高的前五個科室依次為:腫瘤科(22.1萬)、普通內科(21.2萬)、心血管內科(21.1萬)、內分泌科(20.7萬)、神經外科(20.5萬元)
平均薪酬相對靠后的科室依次為:眼科(19.8萬)、影像放射科(19.7萬)、檢驗科(19.5萬)、兒科(19.1萬)、超聲科(19.1萬)
不同科室薪酬分布
不同職稱薪酬差異明顯
影響醫生薪酬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莫過于職稱。職稱越高,各科室間收入的差異也越大。
腫瘤科以正高職稱年薪28.8萬、副高24.2萬、中級19.5萬、初級16.7萬、平均年薪22.1萬名列榜首;普通內科平均年薪21.2萬位居第二;心血管內科平均年薪21.1萬元;內分泌科20.7萬元;神經外科20.5萬元。而超聲科以19.1萬的平均年薪位列被調查科室的最后一位。
下面為大家介紹下各科室的收入情況(當然,僅供參考哈)
骨科:霸榜常客
作為辛苦程度和器械耗材使用率穩居前列的專科,骨科醫生的收入也在國內外多次的調研中一馬當先。
預計在將來的一段時間內骨科醫生的收入仍將占據前列,但此前正式開始的骨科高價值耗材的集采可能對收入產生一定的影響,具體還有待觀望。
腫瘤科:科研收入全都要
作為和「眾病之王」打交道的科室,腫瘤科主要依靠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等手段抗擊各種良惡性腫瘤。
腫瘤相關的研究也是醫學領域的最前沿,知識更新換代較快,高分的科研文章產出也更為容易,收入也相對較高,但準入門檻也較高。
心內科
2017年的調研提示,缺血性心臟病依然是全球壽命損失年的首要原因。
心肌梗死在中國的發病率仍居高不下,血管、瓣膜介入治療器械、電生理等技術的發展也為心內科帶來了廣闊的前景,收入自然也非常可觀。
但在冠脈支架帶量采購后,部分醫院的心內科收入已經受到波及。
有醫院采用加快床位流轉率等措施彌補收入的減少。但疾病的自然病程不會隨人的主觀意志而改變,效果如何目前還不好說。
消化科
有了各種內鏡的加持,消化科的收入也相當不錯。
據說某些醫院的消化科三天就能完成胃腸息肉的入院、治療到出院,周轉率極高,患者滿意度也高。
內鏡檢查后大多都有術后病理結果,開展科研課題也更為容易。
普外科
普外科的職責范圍甚廣,往往會進一步細分為肝膽、胃腸、甲乳等亞專科。工作量較大,且簡單到復雜的手術都要求掌握,對醫生技藝要求較高,薪資報酬也處于專科前列。
婦產科
作為婦科和產科的集合,婦產科的治療范圍非常廣泛,從人工流產到孕產婦的救治,再到女性生殖系統腫瘤的切除,手術一做一天也是常態。
高強度的工作自然有可觀的回報,2019年調研中民營醫院婦產科收入更是居首,其他榜單中表現也較為亮眼。
神經外科
神經外科的主要職責包括顱內腫瘤的切除、腦外傷的處理、動脈瘤的介入與外科治療等,脊髓相關疾病的手術治療和骨科脊柱外方向存在交集。
腦部手術手術難度大,對技藝要求高,彈簧圈等介入耗材通常也有較高的價值。
神經內科
我國腦血管病發病率居世界前列,以血管內取栓為代表的治療技術的突破帶來了全國腦血管介入的蓬勃發展,支架、導絲、導管等耗材價值高,且部分未進入醫保。
忍受射線輻射的神經介入醫生也可以拿到額外的薪資。不從事介入的神經內科醫生薪資和平臺水平、病源數量等因素相關度高。
普通內科
普通內科涵蓋范圍較廣,呼吸、消化、心血管、血液、腎臟、內分泌理論上都可以被歸入其中。
其收入在近兩年的排行榜中位居中游,藥品零加成實行后,普通內科醫生的具體收入和科室整體效益、所開展的檢查操作等較為相關。
口腔科
作為醫學生心中的高收入科室,口腔科的平均薪資在排行榜中卻并沒有位居前列。這可能和不同職稱之間差異較大有關。
但是,隨著國人口腔保健意識的增強,口腔科的收入前景會更加明朗。
眼科
巧工細活的眼科,也是醫生群體心目中的黃金科室。
青少年近視率的逐年增高讓三甲醫院的驗光、配鏡需求大漲,激光近視手術、白內障晶體更換等也是眼科收入的一大來源。
技術壁壘和不可替代性決定了眼科醫生的獨特價值和合理的薪資。
影像科
影像科在收入排行榜的位置不算靠前,但作為全交叉學科,閱片工作量較大,收入也和工作量相關。
部分強勢的影像科和介入科融合,既開展影像檢查又完成介入治療操作,射線照射下薪資也會增長不少。
超聲科
超聲科也是重要的醫療技術輔助科室,整體收入可能低于臨床科室,但有經驗的超聲科醫生多點執醫的收入會很多,民營醫院也會高薪聘請。
超聲科的醫生也會時常接到院內各個科室的求助,有利于建立較好的醫生間的人際關系。
康復科
康復科的收入相對臨床科室同樣不高,但薪資/工作量比值要顯著高于臨床科室。
卒中、慢性病的康復日益受到患者群體的重視,幾乎沒有夜班,科室成本多來源于器械更新,醫患糾紛也少。
深入掌握康復知識和技能的醫師還可以為運動員、健身愛好者等提供復健指導,建立個人品牌也不是難事。
皮膚科
皮膚科的收入情況取決于病源數量和醫美項目的開展。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容顏的維系保養要靠持續大量的金錢投入。醫美項目基本不在醫保范圍內,自然不會因為超支扣費倒扣醫生工資。
而且,夜班的負荷很低,住院患者也不多。
兒科
作為國家點名的緊缺科室,兒科的收入情況相對其工作量并不算理想。動輒數百人的門診需求、高強度的工作負荷等因素也成為了思考的重點。
其實不論是薪酬多少,最終還是要評判一個醫生的專業能力,這才是晉升的標準。
檢驗科:技耗分離,收入或將降6成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