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半以上醫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負債問題,造成負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公立醫院的無序盲目擴張方式,正是導致公立醫院負債壓力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愈加緊迫,醫院運營必須加快改革步伐實現‘降本增效’。”12月2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郝曉寧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采訪時表示。
12月25日,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四部委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嚴控醫院無序擴張,嚴禁舉債購置大型醫用設備,嚴禁公立醫院舉債建設和超標準裝修,嚴禁未批先辦、未批先建。
01
多重原因疊加公立醫院負債總額十年增長超萬億元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根據歷年《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梳理發現,自2009年至今,公立醫院負債總額不斷增長。2009年我國政府辦醫院負債總額3687.28億元,資產負債率為32%,2021年政府辦醫院負債總額增至19150.69億元,增長419.37%,資產負債率達45.10%。
事實上,資產負債率并不是一個**的“負面指標”。南通大學衛生與健康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高月霞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解釋,從經濟角度看,只有企業自身經營狀況良好,才可能從銀行獲得貸款。經營狀況良好的企業,其資產負債率一般會控制在適當的水平(40%左右較為適宜)。
公立醫院舉債建設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擴大規模、配置設備,從而“搶患者”、謀發展,但一味追求規模的負面影響正在顯現。2019年《全國衛生健康財務年報》數據顯示,全國三級公立醫院非流動負債達到1568.61億元,其中基本建設負債843.7億元,設備購置負債211.32億元,二者占比67.26%。部分省份數據顯示,公立醫院存在利用長期借款彌補短期運營資金不足現象。
二級醫院的情況更不容樂觀。2020年度全國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分析情況通報則顯示,2020年約4成二級醫院出現虧損,虧損醫院的比例較2019年增加16.75個百分點,其中7.51%的資產負債率超過**,49.53%的二級公立醫院資產負債率超過50%。
公立醫院的收入主要源自醫療服務收入和政府財政補貼。高月霞分析,公立醫院負債的原因有多重,除了地方財政投入的客觀原因之外,主要與醫院自身的運營以及醫療服務能力相關。
“一方面,公立醫院通過建新院、蓋新樓、購買大型醫療設備擴張引流的發展理念根深蒂固,公立醫院不存在破產之說,但很多大型項目或資產設備投入產出效率并未達到預期,有些醫院內部成本控制能力、運營能力又比較弱,導致舉債建設成為普遍現象。”高月霞提到,“另外一方面,藥品零加成等政策的實施確實減緩了醫療費用上漲的速度,減輕了醫保基金的支出壓力,但卻忽略了公立醫院運營成本合理補償的相應考量,導致公立醫院的運營成本進一步上漲。”
02
從無序擴張轉向高質量發展提高醫院管理水平
根據上述意見要求,到2025年底,建立健全權責清晰、制衡有力、運行有效、監督到位的內部控制體系,強化財經紀律剛性約束,合理保證公立醫院經濟活動及相關業務活動合法合規、資產**和使用有效、財務信息真實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預防腐敗,提高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益。
“‘無序擴張的發展模式已經走不通。”在多位受訪專家看來,公立醫院從無序擴張走向精細化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轉折點已經到來,但總體來看,相關公立醫院負責人的發展理念還未徹底轉向,使用舉債資金維持基本運營的情況并未減少。建議將國家文件執行情況納入公立醫院績效考評、主要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范疇,將文件規定上升至法律層面。
在嚴控公立醫院無序發展的同時,郝曉寧建議,要從頂層設計的角度**制定政府投入政策,進一步落實辦醫主體責任,結合區域地理面積、人口數量、就醫需求,科學制定區域醫療衛生規劃,對于人口規模較小的經濟不發達地區醫療機構、專科公衛機構(如傳染病醫院、精衛中心)等,應另在醫院日常運行經費上給予更多的保障和支持。其次,應結合醫保價格支付等改革,進一步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價值,提高醫保費用的使用效率。
從公立醫院自身建設的角度,高月霞建議,公立醫院首先要明確自身定位,立足居民需求,提升自身的服務能力,把病人留在本地醫院。其次,貫徹國家方針政策,堅持以健康為中心,做好全生命周期服務的提供,尤其是健康人的體檢、健康管理,如出院病人的延續性服務等,同時加強精益管理,提高醫院的運營能力和運營水平。
“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各地區的公立醫院都面臨病人外流的危機感,因此當前特別要強化公立醫院的醫療服務能力建設,能把病人留在縣域、省市區,是當前公立醫院**大的挑戰。公立醫院必須學會從財務、客戶、內部運營、學習與成長等維度去審視自身運營現狀,在此基礎上建立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制度。”高月霞表示。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