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2022年度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結果通報視頻會在京召開。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對過去5年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進行了總結,并部署了下一階段有序深化績效考核的重點任務。
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5年數據
焦雅輝介紹,從2018年度的1865家到2022年度的2112家,我國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已基本覆蓋了全部的西醫類三級公立醫院。與2018年度相比,全國三級公立醫院醫療質量全面提升。
病例組合指數(CMI值)和出院患者四級手術占比分別增長10.0%和23.5%,Ⅰ類切口手術部位感染率、低風險組病例死亡率、抗菌藥物使用強度呈逐年下降趨勢,大型儀器設備檢查陽性率接近90%,出院患者微創手術占比和日間手術占擇期手術比例分別提升4.6和6.7個百分點。
績效考核指標緊扣分級診療制度的設計,考核下轉患者人次數,引導醫院科學分流患者,主動實現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要求。5年來,三級公立醫院向醫聯體內醫院下轉住院患者增加近200萬人次。
77.6%的三級公立醫院設立了總會計師,三級公立醫院萬元收入能耗支出較2018年下降7.8元,相當于在總投入不變的情況下,每家醫院平均增加93.3萬元收入。
83%的三級公立醫院電子病歷應用水平達到4級及以上水平,即實現了全院信息共享。
與2018年相比,門診和住院次均費用增幅均低于5%,醫藥費用增幅低于GDP的增幅。
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的麻醉、兒科、重癥等緊缺醫師數量和占比均較2018年有所增長。
醫療服務收入占比(不含藥品、耗材、檢查檢驗收入)和人員支出占比較2018年分別提升1個和3個百分點。
從5年數據來看,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發展方式、運行模式、資源配置更趨合理,績效考核已經成為引導公立醫院堅持公益性,持續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加強內部運營管理,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指揮棒,成為推動公立醫院實現“三個轉變、三個提高”的關鍵一招。
從“關注考核排名”到“思考內部改進”
在國家層面,按年度形成國家監測分析報告,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相關部門建立績效考核結果共享與運用機制,將績效考核結果作為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置的重要依據,作為重大項目建設、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遴選、委屬委管醫院預算撥付等工作的重要參考。
在地方層面,績效考核結果與公立醫院財政資金撥付、工資總量核定等掛鉤,并在醫療資源規劃、醫院評審、醫保政策調整、領導干部任免與獎懲、重大項目建設、科研扶持、評優評先等工作中運用。有的省份還將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結果作為省級政府對地市級政府考核的重要內容。
焦雅輝表示,各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將績效考核結果運用與醫院評審評價、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和醫聯體建設以及各項評優評先工作緊密結合,作為選拔任用公立醫院黨組織書記、院長和領導班子成員的重要參考。同時,她也強調,各醫院也要根據年度考核結果,主動調整完善內部績效考核和薪酬分配方案,要將關注點從“關注考核排名”轉變到“思考內部改進”,努力實現“三個轉變、三個提高”。
下一階段重點任務
會議強調,在著力解決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難點、堵點問題上,需要發揮績效考核的指揮棒作用,持續推動三級公立醫院發揮醫療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龍頭作用。
焦雅輝部署了下一階段有序深化績效考核工作的幾項重點任務:
一是持續完善績效考核體系,在保持考核指標相對穩定的前提下,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最新政策要求和衛生健康工作實際,不斷優化延伸指標。出臺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手術目錄管理辦法,建立健全四級和微創手術目錄動態調整機制,確保考核結果精準客觀。
二是按照管理層級和機構類型分級分類實施考核評價,并啟動區域醫療服務體系績效考核工作,結合傳染病醫院、精神病醫院、兒童醫院等相關專科醫院特點,研究設置不同指標和權重,進一步提升考核的針對性和精準性。
三是研究制訂醫聯體和區域醫療服務體系績效考核指標。以81個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試點城市為重點開展考核,推動醫聯體建設,促進分級診療。在此基礎上,拓展為以區域為單位開展醫療服務體系績效考核,驗證分級診療成效、區域資源布局合理性,指導地方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落實規劃,促進醫療資源優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