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胞同病 來穗尋醫
今年51歲的陳玲是印度尼西亞華裔,自祖輩起便定居印度尼西亞。她萬萬沒有想到,這一次踏上祖國的土地,竟是為了求醫。
2020年前后,陳玲右耳常出現“嗡嗡嗡”的聲音,聽力也隨之慢慢下降,而當地耳鼻喉科檢查一切正常。隨著時間推移,她的右耳逐漸聽不到任何聲音了。近4個月來,陳玲逐漸感到右臉和舌頭麻木,伴有味覺減退,“吃什么東西都沒有味道。”2月末,她到馬來西亞檢查出右側橋小腦角占位,考慮是聽神經鞘瘤。由于腫瘤較大并對腦干、小腦、神經、血管形成壓迫,手術可能造成面癱、耳聾等并發癥,且不一定能全切。陳玲決定回國尋求治療,并于3月28日來到廣東三九腦科醫院。
和陳玲同住一個病房的澳門居民吳娟今年58歲,她們可以說是“同病相憐”。吳娟已不記得右耳聽力是從何時開始減退,只是從去年7月起,她常覺得右臉麻、舌頭干澀。短短數月,體重從130斤減至100多斤。吳娟先后看了中、西醫,診斷是濕氣重、更年期所致,“都說沒大礙,但味覺卻越來越差。”無奈之下,吳娟到醫院行頭部檢查,結果查出右側橋小腦角占位。“當地的醫生也說,手術風險很大,術后還會出現眼突、嘴歪。而且在澳門排期手術也要等半年。”4月1日,吳娟輾轉來到廣東三九腦科醫院。
該院副院長魯明接診兩位患者后,根據影像資料和癥狀,初步確定她們患有同一種病——右側聽神經瘤。“懷疑是顱內腫瘤壓迫到了毗鄰的面神經、舌咽神經導致的癥狀。”
手術成功 無并發癥
完善術前準備,魯明帶領神經外五科團隊于4月5日和4月7日先后為兩位患者行右側橋小腦角占位切除術。術后病理均診斷為右側聽神經瘤。
經手術治療,雖然陳玲已經失聰的右耳難以恢復正常聽力,但臉麻、舌麻癥狀已消失,不僅沒有面癱,味覺也漸漸恢復。而吳娟沒出現她所擔心的面癱、眼突、嘴歪等并發癥,聽力也得以保留。兩人也于日前順利出院。
魯明介紹,聽神經瘤屬良性腫瘤,但橋小腦角區解剖結構復雜,除聽神經、面神經外,還有三叉神經、后組顱神經,臨近腦干及小腦。初始癥狀為頭暈、耳鳴,逐漸會出現聽力下降。隨著腫瘤長大,癥狀逐漸加重,可出現面部麻木、疼痛及口角歪斜、飲水嗆咳、行走不穩、失聰等。“手術重點在于既要切除腫瘤,又要保留神經、功能,同時不能損傷腦干、小腦、血管等。”他提到,盡管手術是在多重神經功能監測下小心施行,術后也極易出現面癱、耳聾等并發癥。
“當出現持續耳鳴、聽力下降、面部麻木等癥狀并逐漸加重時,建議及時前往神經外科檢查,排除聽神經瘤的可能。”魯明提醒道。
(文章來源于健康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