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官網發布《關于印發急診醫學等6個專業醫療質量控制指標(2024年版)的通知》,通知指出,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相關專業國家質控中心制定了急診醫學、腦損傷評價、病理、放射影像、門診管理、醫院感染管理等6個專業醫療質量控制指標2024年版。
本次發布的 質控指標分為制定和修訂兩個類別,其中,根據行業發展情況,充分汲取既往工作經驗,對急診、病理、醫院感染管理3個專業的質控指標進行了修訂,使之更加符合當前工作 需要; 腦損傷評價、放射影像、門診管理等3個專業的質控指標 為新制訂。
附件:1.急診醫學專業醫療質量控制指標(2024年版)
??????2.腦損傷評價醫療質量控制指標(2024年版)
??????3.病理專業醫療質量控制指標(2024年版)
??????4.放射影像專業醫療質量控制指標(2024年版)
??????5.門診管理醫療質量控制指標(2024年版)
??????6.醫院感染管理醫療質量控制指標(2024年版)
健康界對比急診醫學專業醫療質量控制指標的2024年版和剛廢止的2015年版發現,2024年版由原來的10項增加到了16項指標,其中新增指標多達12項:
刪除了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平均門藥時間及門藥時間達標率【在溶栓藥物時間窗(發病12 小時內),就診的STEMI患者門藥時間在 30 分鐘內】、
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平均門球時間及門球時間達標率【在 PCI 時間窗(發病 12 小時內),就診的STEMI患者門球時間在 90 分鐘內】、
急診搶救室患者死亡率、
急診手術患者死亡率、
ROSC(心肺復蘇術后自主呼吸循環恢復)成功率【急診呼吸心臟驟停患者,心肺復蘇術(CPR)后自主呼吸循環恢復超過 24 小時】、
非計劃重返搶救室率等6項指標;
將指標急診各級患者比例(Ⅰ級是瀕危患者,Ⅱ級是危重患者,Ⅲ級是急癥患者,Ⅳ級是非急癥患者)修改為急診分級分診執行率(I 級為急危患者,II 級為急重患者,III 級為急癥患者,IV 級為非急癥患者或亞急癥患者);
新增了急診 IV 級患者靜脈輸液使用率、
心肺復蘇(CPR)質量監測率、
心臟驟停復蘇成功率、
復蘇成功后昏迷患者目標體溫管理實施率(對復蘇成功后仍昏迷的患者實施體溫控制,維持體溫 32℃-36℃至少 24 小時)、
心臟驟停患者出院存活率、
膿毒性休克 1 小時內抗菌藥物使用率、
急診重癥監護病房(EICU)膿毒性休克患者病死率、
急診創傷患者創傷量化評估率、
嚴重創傷患者就診-手術時間、
嚴重創傷患者 24 小時存活率、
急診中心靜脈置管早期血管并發癥發生率、
體外膜肺氧合輔助心肺復蘇(ECPR)實施時間(中位數)等12項指標。
由上可見,新版急診醫學質控指標的關注重點由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轉向聚焦膿毒性休克患者、嚴重創傷患者。
健康界對比醫院感染管理醫療質量控制指標的2024年版和剛廢止的2015年版發現,2024年版由原來的13項減少到了12項指標,其中新增指標3項:
刪除了醫院感染現患(例次)率、醫院感染病例漏報率、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I類切口手術部位感染率等4項指標;
將【醫院感染發病(例次)率】修改為【千日醫院感染例次發病率】,
將【多重耐藥菌感染發現率】修改為【千日特定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例次發病率】,
將【多重耐藥菌感染檢出率】修改為【住院患者聯合使用重點抗菌藥物治療前病原學送檢率】;
新增了感控專職人員床位比、新 生 兒 千 日 醫 院 感 染 例 次 發 病 率、血液透析相關感染發生率等3項指標。
健康界對比病理專業醫療質量控制指標的2024年版和剛廢止的2015年版發現,2024年版的指標仍為13項,其中沒有新增指標,只將指標【術中快速病理診斷及時率】修改為【術中快速診斷及時率】。
急診醫學專業醫療質量控制指標
醫院感染管理醫療質量控制指標
病理專業醫療質量控制指標
(文章來源于健康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