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斜照法 裂隙系取45度、位盆、顯徽鏡正面觀察,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斜照法可觀察大部分眼前部病變,如結膜乳頭增殖、結膜濾泡、沙眼瘢痕、角膜異物、角膜云翳、晶體前囊色素和晶體混濁等。這一方法主要是檢查眼部的顏色和形態的變化,以判斷病變。
2、反光法 當裂隙燈照入眼部,遇到角膜前面、后面,晶體前面、后面等光滑界面時,將發生反射現象。這時如轉動顯微鏡支架,使反射光線進入顯微鏡,則用顯微鏡觀察時,有一眼將看到一片很亮的反光。前后移動顯徽鏡可以看清反光表面的微細變化。如果轉動裂隙燈和顯微鏡的夾角以改變照射的部位而不動顯微鏡,亦能達到反射光的目的(注:顯徽鏡必須調焦在反光表面上)。本法可用來檢查角膜水腫時角膜表面“小腫泡”、角膜上皮剝落、角膜潰瘍愈合的瘢痕、晶體前囊的皺紋、品體后囊的反光或彩色反光等。
3、后照法 對焦方法基本同斜照法。但此時觀察者不去看那境界清楚的被照亮處,而把視線轉向視野的另一側。例如:裂隙光從右側照人,顯微鏡對焦于角膜上,裂隙光束通過角膜到達虹膜,形成一個模糊的裂斑;將視線轉向虹膜斑前方的角膜部分觀察,便可看到在光亮背景上出現的角膜病灶。當角膜有新生血管或后沉著物等不透明組織時,就會在光亮背景上顯出不透明的點或線條。本法適用于檢查角膜后沉著物、角膜深層異物、角膜深層血管、角膜血管柵等。
4、調整光闌法 通過撥動裂隙旋轉手柄,向左或向右方向轉動,可使裂隙由直位轉動至橫位,當使用橫裂隙作光學切面時,需把裂隙燈的位盆放在正中位,調整裂隙燈臂與顯微鏡之間的夾角。調整光闌大小時,可得到不同長度的裂隙像,長裂隙像一般用于橫掃眼部、綜觀眼部病變。檢查晶體時可適當縮短裂隙像長度,以減少眩目。配合前置鏡或觸鏡進行眼底或后部玻瑞體檢查時,裂隙像長度也需適當縮短。藍色濾色片常用于熒光觀察,綠色濾色片則用于觀察血管。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