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休克治療(eletroconvulsive therapy,ECT),是使用小量電流誘發全面性驚厥發作的一種治療方法。
這個技術最初是怎么來的呢?85年前,匈牙利神經精神病學家Ladislas Joseph von Meduna在臨床工作中發現精神分裂癥患者在自發的癲癇發作后,癥狀有短暫的改善,從而提出假說認為引發警覺可以緩解癥狀。
雖然,這一假設在之后的臨床實踐中被證實并不正確,實際上,癲癇患者比正常人更容易出現精神病性癥狀。但在當時,這啟發了臨床醫學家開始嘗試使用人工誘發的癲癇發作來控制精神癥狀。
1938年,意大利神經精神病學家UgoCerletti和LucioBini嘗試使用供電刺激誘發驚厥發作,發現電刺激更容易誘發和調節,而且降低了誘發不成功、驚厥反復發作的風險。那時起,ECT正式用于臨床治療,幾年之內,在歐洲和美國成為精神分裂癥的主要軀體治療方法。
20世紀50年代,隨著麻醉技術的進步,全身麻醉和肌肉松弛用于ECT的過程,并增加了全程給氧和驚厥發作的監測,成為改良電休克治療(MECT)。
這些技術的改進減少了傳統ECT造成的骨折,也減輕了患者的預期性焦慮和軀體不適。
我國精神學界在21世紀初逐步引進MECT治療理念和技術,開展相關臨床應用和研究,傳統ECT已經逐步退出臨床應用。
所以,國內MECT的臨床應用比國外晚了約50年,雖然普及速度較快,但總體而言,國內實施治療的條件、醫療設備和相關護理仍不及西方發達國家完善。
MECT的作用機制
就像抗抑郁藥一樣,電休克起源于臨床實踐,被大量證實臨床有效,但其具體的作用機制并不明確。
很多研究結果顯示,中樞神經系統在MECT治療前后的變化可能與其抗抑郁作用、抗精神病作用有關。比如,MECT能增加多巴胺、5-羥色胺的釋放,增加患者體內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等等。
有的研究還發現,MECT治療后,與記憶明顯相關的海馬區域可能發生隱性或者顯性的結構變化,接受過電休克治療的抑郁癥患者的海馬體以及杏仁核的體積均顯著增加。
所以,可以推斷,電休克治療與抑郁癥患者服用了抗抑郁藥后海馬體體積增大的作用是類似的。
基于臨床麻醉、科學心理學、精神科等多學科的臨床經驗,我還認為MECT有效的因素,還可能與另外兩者有關——實施時使用的靜脈麻醉藥,以及其引發的記憶障礙。
同時,一些研究發現麻醉藥異丙酚也能改善抑郁情緒,且對創傷記憶也有一定的修復作用。因此,改良版電休克治療(MECT)的治療效果中不能忽視靜脈麻醉藥的作用。
至于記憶障礙,本來被視為MECT帶來的副作用。大量研究證實,MECT可導致一定程度的即時記憶、延遲記憶、前瞻性記憶(指當個體記得將要采取的行動)和回顧性記憶受損,大部分是短暫性的。
對于一些青少年患者而言,記憶障礙可令他們記憶能力下降,學習狀態更差,其原來已有的學習障礙變得更加嚴重,反而加重情緒障礙,形成惡性循環,這是典型的副作用帶來的不良影響。
所以,我建議家屬帶青少年患者接受MECT治療之前,必須與其提前溝通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好心理準備,必要時可選擇休學,避免學習障礙帶來的刺激。
但我在臨床中發現,有時,這種記憶障礙反而會起到良性作用:患者對于以前經歷過的創傷事件感到記憶模糊了,甚至想不起來了,負性情緒會明顯緩和。
我們曾接診過一位患者,他說:何醫生,我接受MECT治療后,出現了短暫的“失憶”,想不起那些不愉快的經歷,那段時間是我人生中最開心的時光!
但幾個月后,他的記憶逐漸恢復了,他的負性情緒又回來了,他開始想念記憶遺忘的那段時光,想靠持續接受電休克治療來擺脫痛苦。
所以,從心理機制上看,MECT的作用機制可能還包括了令患者暫時忘卻了痛苦的外顯記憶,導致負性情緒明顯緩和,從而導致患者病情穩定下來。但是,患者和家屬一定要意識到,創傷導致的內隱記憶層面的相關記憶并沒有消失,在患者記憶障礙逐步緩解后,外顯記憶層面的創傷記憶會再次呈現出來。
MECT起效后該怎么辦?
可是,必須意識到,MECT并不能讓患者徹底康復,它更多的是一種應急措施,快速地對于重度抑郁癥、嚴重躁狂發作、有自殺行為或精神病性癥狀、且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進行治療。
進行MECT后,患者的情緒趨于平靜后,必須結合其它更長效的治療手段。通常,可結合系統化、規范化的精神科藥物治療,藥物起效后,再逐步減少并撤掉MECT治療。
患者及家屬還可以尋求心理治療,但是要意識到,因患者因接受過MECT,認知功能可能暫時受損,傳統的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治療及精神分析等的效果會受到進一步削弱。
我們機構創立的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記憶修復技術(TPMIH)因為能夠發現內隱記憶層面的病理性記憶,尤其是創傷,所以,從理論上來說,接受MECT治療后即使出現記憶障礙,仍然可以接受TPMIH。可是,可能因為患者的外顯記憶被MECT暫時抑制,患者接受心理治療的動機往往會減弱,錯誤認為創傷已經療愈了,因為想不起來了。
我特別想強調的是,在患者接受MECT治療后病情改善的窗口期,父母一定要加強自我反省及提升,快速改善親子關系。在患者情緒較穩定的這段時間里,父母如果意識到自己曾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可趁此機會向孩子道歉,患者將更容易接受,形成新的記憶逐步穩固下來,這對后續的康復很有幫助。
總體而言,作為患者及家屬來講,雖然MECT的作用機制不明,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其它副作用還包括頭疼、肌肉疼痛、惡心等等),但對于適應癥范圍內的治療是確切有效的。
這幾年,因受到“楊永信電擊青少年”惡性事件的影響,大眾尤其是青少年對電休克治療有所恐懼,甚至誤以為電休克治療就是“電擊治療”。
在此,我再次強烈譴責以楊永信為首的所謂臨沂四院網戒中心,竟借醫療之名,用電擊制造極端的痛苦和恐懼,讓大量的青少年遭受心身創傷!這嚴重違背了醫學倫理!楊永信被最權威的學術期刊《科學》雜志形容為“most infamous”(最臭名昭著的)。
2009年,《Science》雜志披露過楊永信的惡劣事跡,該文章對他的形容詞是“most infamous”(最臭名昭著的)
但是,大眾決不能因此將MECT污名化、妖魔化。傳統電休克治療(ECT)的確會給部分患者帶來痛苦,甚至是創傷,但MECT已經得到改良并普及,在規范的操作下,患者處于全麻狀態,大大地減輕了軀體痛苦和恐懼感。
當患者需要電休克治療時,在經濟允許的條件下,家屬們一定要選擇改良版電休克治療(MECT),且與醫生溝通,盡量使用效果較好的靜脈麻醉藥;但如果經濟無法允許,情況又緊急,傳統電休克治療(ECT)也有一定的療效。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