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顯微鏡用來供醫療衛生單位、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用于微生物、細胞、細菌、組織培養、懸浮體、沉淀物等的觀察,可連續觀察細胞、細菌等在培養液中繁殖分裂的過程等。 在細胞學、寄生蟲學、腫瘤學、免疫學、遺傳工程學、工業微生物學、植物學等領域中應用廣泛。其光學技術參數包括:數值孔徑、分辨率、放大率、焦深、視場寬度、覆蓋差、工作距離等。
生物顯微鏡的分類
1、按照定位級別分類。可以分為學生級、實驗級、研究級生物顯微鏡。
2、按照目鏡的個數分類。可以分為單目型、雙目型、三目型生物顯微鏡。
3、按目鏡和移動臺的相對位置分類。可以分為正置生物顯微鏡和倒置生物顯微鏡。正置(常規)生物顯微鏡的物鏡在移動臺的上方,倒置生物顯微鏡的物鏡在移動臺的下方。
4、按成像原理分類。可以分為光學生物顯微鏡和電子生物顯微鏡。
生物顯微鏡的基本結構
鏡座:位于顯微鏡底部,用于支持全鏡。
鏡臂:位于鏡筒后面,通常為弓形,用于支持鏡筒和搬移顯微鏡時握持部位。
鏡筒:位于顯微鏡上方,上接目鏡,下接物鏡轉換器。
轉換器:位于鏡筒下方的轉盤,通常有3~4個圓孔,可裝配不同放大率的物鏡,可使每個物鏡通過鏡筒與目鏡構成一個放大系統。
移動臺:又名載物臺、工作臺或鏡臺,用于放置標本。移動臺上有兩個金屬壓片夾叫標本夾,用于固定玻片標本。
調焦裝置:為了得到清晰的圖像,必須調節物鏡與標本之間的距離,使物鏡的焦點對準標本,這一操作叫調焦。調焦通過粗準焦旋鈕和細準焦旋鈕來實現。
物鏡:安裝在鏡筒下端的物鏡轉換器下方,因為它靠近被視物體,故又稱接物鏡。
目鏡:安裝在鏡筒上端,因為它靠近觀察者的眼睛,又稱接目鏡。
聚光鏡:安裝在移動臺下方支架上,主要由聚光鏡和孔徑光闌組成。
光源:通常安裝在顯微鏡的鏡座內提供光源。
生物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1、 取用和放置。從鏡箱中取出顯微鏡時,必須一手握持鏡臂,一手托住鏡座,保持鏡身直立,切不可用一只手傾斜提攜,防止摔落目鏡。要輕取輕放,放時使鏡臂朝向自己,距桌子邊沿5-10厘米處。要求桌子平衡,桌面清潔,避免直射陽光。
2、 開啟光源。打開電源開關。
3、放置玻片標本。將待鏡檢的玻片標本放置在移動臺上,使其中材料正對聚光鏡中央。然后用彈簧壓片夾在玻片的兩端,防止玻片標本移動。再通過調節玻片移動器或調節移動臺,將材料移至正對聚光鏡中央的位置。
4、低倍物鏡觀察。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應先用低倍物鏡找到物像。因為低倍物鏡觀察范圍大,容易找到物像并定位到需作精細觀察的部位。方法為:
1) 轉動粗準焦旋鈕,用眼從側面觀望,使鏡筒下降,直到低倍物鏡距標本0.5厘米左右。
2) 從目鏡中觀察,用手慢慢轉動粗準焦旋鈕,使鏡筒漸漸上升,直到視野內的物像清晰為止。此后改用細準焦旋鈕,稍加調節焦距,使物像最清晰。
3) 微調移動臺或玻片移動器,找到欲觀察的部分。要注意通常顯微鏡視野中的物像為倒像,移動玻片時應向相反方向移動。
5. 高倍倍觀察。在低倍觀察基礎上,若想增加放大倍數,可進行高倍觀察。方法為:
1) 將欲觀察的部分,移至低倍鏡視野正中央,物像要清晰。
2) 旋轉物鏡轉換器,使高倍物鏡移到正確的位置上,隨后稍微調節細準焦旋鈕,即可使物像清晰。
3) 微調移動臺或玻片移動器,定位欲仔細觀察的部位。
6、換片。觀察完畢,如需換用另一玻片標片時,將物鏡轉回低倍,取出玻片,再換新片,稍加調焦,即可觀察。不允許在高倍物鏡下換片,以防損壞鏡頭。
如何選擇生物顯微鏡
1、如何選購合適的生物顯微鏡
做樣本觀察時,需借助載玻片還是培養皿?樣品放置在載玻片上觀察時需選用正置生物顯微鏡,用培養皿時需選擇倒置生物顯微鏡。
2、是否需要對顯微的鏡像做拍照或進行圖像分析和處理
如果需要,請購買三目生物顯微鏡,另選配數碼成像系統即可;如果不需要,請選擇雙目生物顯微鏡。
3、對顯微鏡的觀察方式有特別的需求
除了明場觀察外,如果您對顯微鏡有暗場、相差、微分干涉、浮雕相襯、偏光、熒光其中一種或幾種的需求,請注意選擇帶相關功能的顯微鏡。
生物顯微鏡的使用注意事項
1、顯微鏡是精密儀器,使用時必須按照操作規程,做到細心和耐心,切勿操之過急、動作過猛,以防操作失誤而損壞構件。
2、不要用手觸摸光學玻璃部分,同時防止劇烈碰撞而損壞構件。
3、觀察時一定要加蓋玻片,不能讓玻片上的水流到移動臺上,更不能讓酸、堿及其他化學藥品接觸顯微鏡,不能讓顯微鏡在陽光下曝曬。
4、使用細準焦旋鈕時,如遇到不能繼續向同一方向轉動而到達極限時,不能蠻擰,應向相反方向退轉,并轉動粗準焦旋鈕,然后再用細準焦旋鈕進行細調。
5、目鏡或物鏡如有不潔時,要用專門的鏡紙作直線方向揩拭,切勿用手指或手帕及棉布涂擦。目鏡或物鏡如沾有油污,可先用專門的鏡紙沾少許二甲苯擦拭干凈,再用干凈擦鏡紙揩拭一遍。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