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包括促進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等。
山東緊握改革脈搏,開出醫療改革“處方”,通過探索醫養深度融合、建立長護險制度、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等,構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民健康保障體系,“患”位思考做好醫療改革“兜底文章”,確保民眾“疾病得醫,健康可期”。
推進醫養結合 讓老有所養落到實處
尊老愛幼,古訓常新,如何守護“最美夕陽紅”?推進醫養結合,既是優化老年健康和養老服務供給的重要舉措,也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增強老年人獲得感和滿意度的重要途徑。
從預防期的健康保健、患病期的精準治療,到康復期的專業護理、穩定期的生活照料,乃至臨終期的安寧療護……在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南部院區(濟南善德養老院),老年人能享受到全方位、一體化的全生命周期醫養服務。
記者采訪獲悉,作為山東省和濟南市投入建設的重點民生工程項目,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南部院區(濟南善德養老院)集養老、醫療、教學、研究為一體,院區設養護區、醫養區和門診區,分12個養護、7個醫養服務單元,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質量。
上述事例,是山東醫療機構緊盯老年人醫養結合需求,探索醫養結合服務新模式的縮影。據悉,截至2023年底,山東有60歲以上人口2391萬人,占比23.62%,老年人口數量居全國首位,且呈現出總量大、增速快、高齡化等特點。
2018年以來,山東以創建全國醫養結合示范省為契機,立足全省人口發展和老齡化省情,打造了“居家醫養、醫護巡診”“機構醫養、兩院一體”等一批服務模式,率先啟用“醫養結合機構電子地圖”,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多元化服務,老有所醫、老有所養實現良性融合發展。
強化基層醫療 使民眾在家門口有“醫靠”
在既有的鄉村醫療衛生體系架構之上,如何深化縣域層面的統籌規劃與協調,精準配置鄉村兩級醫療資源,讓基層民眾就近看上病、看好病,也是山東持續深化醫改的一道必答題。
今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該省將健全鄉村衛生服務體系,改造提升1萬個村衛生室,用三年時間將鄉村醫生輪訓一遍,讓更多民眾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
當下,在菏澤市成武縣,越來越多民眾選擇在“家門口”看病就診。據了解,成武縣人民醫院總醫院為全縣13家鄉鎮分院及246家一體化村衛生室配備了設備,根據各衛生院區位情況配置轉運救護車及車載急救設備,打造“城區15分鐘、鄉鎮30分鐘急救圈”。
成武縣縱深推進緊密型醫共體改革,成為山東基層醫療衛生體系轉型升級的生動實踐。通過促進醫療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優質醫療資源向鄉村地區下沉,山東著力構建優質高效整合型縣域醫療衛生體系,逐漸實現“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
完善醫保政策體系 增強民眾“獲得感”
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可減輕民眾就醫負擔、增進民生福祉、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構建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是醫療改革版圖中最為核心且緊迫的議題。
不同于基本醫療保險,長期護理保險是為年老、疾病或傷殘導致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人員,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與之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服務或資金保障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被稱為繼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五大險種之后的社保“第六險”。
山東近年來完善醫保政策體系,探索建立“多元籌資、城鄉一體、醫護兼顧、市場主體”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體系,有效破解過去“機構不能醫、醫院不能養、家庭無力護”的困局。
目前,山東長期護理保險覆蓋3948萬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居全國首位,每年為近15萬失能人員提供保障。
時下,隨著醫療改革不斷深化,山東衛生健康事業駛入發展“快車道”,“一人生病、全家受累”的難題逐步破解,“一天看不完、重復掛號”的現象漸消失,民眾就醫安全感、健康幸福感正不斷增強。
未來,山東將緊密圍繞實際問題和民眾需求,聚焦醫療衛生體系的供給側改革與內涵深化,以醫改新成效助力山東經濟發展,努力為民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系統連續、公平可及的衛生健康服務。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